ShowcaseImage

2020/03/01 【說什麼?基督徒】 鄧文威傳道師

《主日講章

 

說什麼?基督徒  

                                             經文:可九:1-8                                       講師︰鄧文威 傳道師

語言的限制

    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有生之年「突然」親眼看到耶穌站在面前,當下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呢?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是像看到偶像一樣的興奮、開心?還是會像等待許久的愛情,感覺有點緊張?是覺得緊張怕被罵? 我們第一句話會跟他說什麼呢?我想我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他說,但在那一瞬間,說出一句對的話,也許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語言有太多的限制,平常不覺得,但常常在重要的關頭,語言的限制再明顯不過。就像是,在興奮喜樂的當下,還需要說些什麼嗎?多說話還不如享受當下的喜悅。另一方面,當我們在難過、失望、沮喪、恐懼或憤怒的時候,常常說什麼都不管用。無論讚美或詛咒,安慰或責罵,申辯或質詢,任何話語說出來的時候,往往不是過了火,就是詞不達意。

    但人卻總是愛說話。越愛說話的人越不明白語言的限制愛說話、忙著說話的人,無法聆聽別人和自己。愛說話的人,總以為說話能掩蓋自己的空洞,同時也有意無意間,下意識想要遮蓋他人的表現。

門徒因懼怕而多言

    今天經文也說明了這件事彼得被耶穌帶到山上的時候,耶穌親自彰顯他自己,舊約的摩西、以利亞也同時出現,這種超越時空的連結,讓彼得無法反應自如。於是在當下他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下一節經文卻說,彼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因為他們甚是懼怕。

    你知道彼得這一句話,不知道說什麼才好的這句多說的話,給後世的讀者帶來多少困擾嗎?造成了世世代代許多神學家在研究什麼叫做「三座棚」,就連神學家也無法肯定彼得的意思,何況是未受過神學教育的會友呢?

    儘管如此,我們能掌握的是,儘管他們害怕,但彼得還是在說話。這一說話,連自己的害怕也察覺不到。

    但是,究竟他們在怕什麼?研究馬可福音的人,提出四、五種有關登山變相的理論,不論是為了向希臘羅馬人彰顯耶穌的神性,或是模仿舊約摩西在山上的經歷,或是預表復活等等。無論是哪一個解釋;耶穌揭露自己的身分,應該是門徒值得開心的事,為何會害怕?

    如果我們從前後文去尋找,也許就能發現讓彼得害怕的蛛絲馬跡。耶穌出來傳道,行神蹟、講道,許多人跟隨他,門徒稱耶穌為拉比,拉比就是老師的意思。同時我們知道一個事件:在第八章,耶穌問門徒他是誰,只有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接著耶穌說,他將會被陷害、被賣,並且致死,第三天要復活」。彼得拉著耶穌,試圖阻止耶穌。耶穌卻說「撒旦退去,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國,而是體貼人的國」,接著說,「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十字架跟從我」。耶穌在這裡用嚴肅的態度,宣告自己的使命與身份。

    但是,我想他們當時並沒有聽明白耶穌的意思,仍然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耶穌是誰。即使彼得說耶穌是基督,基督的意思就是「救世主」。那是因為猶太人受羅馬的統治,他們正期待一個可以革命的人,想讓耶穌成為他們政權上的救世主。

    門徒會害怕,是因為他們本身錯誤的理解,因為耶穌竟然不是要領導他們的革命家!而這正是他們最不想面對,最不想承認的錯誤。若耶穌不是革命家,那不就推翻他們過去跟隨他的目的了嗎?這也就是為何門徒在路上還在爭論誰為大,爭論政權鞏固之後,誰可以坐在耶穌的左右邊;這也是正是為何耶穌被捕的那一刻,門徒會四散,只剩耶穌孤獨地被釘在十字架上。

良知的佳音

    我們對耶穌都可能有錯誤的認識,我們時常用自己有限的想法看待他,因著自己的喜好,不經意地用信仰包裝,卻只是為了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

  記得五年前,我還在神學院的時候,發生了八仙塵暴的悲劇,在網路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言論。但有時,許多的言論不是出於同理心與關心,而是因著這活動跟同性戀有些許關連,而紛紛表示這是上帝對同性戀的審判。當時有一位年輕人,雖然跟我不熟,但因為我在讀神學院,就希望可以來跟我談談。他問我說:「為何教會要無情的攻擊這些嚴重燒傷的人?」他聽到教會這麼說,內心痛苦到覺得要離開教會。在那個當下,我只知道,不管我們對信仰的認識是什麼,但面對受災難的人們,一句話若要說得合宜,是相當困難的。面對原因不明的災難,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顯出作為一名基督徒的信仰內涵。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能會舊事重演,再重現過去的說法。就像是,因著中國共產黨拆十架、拆教會的問題…等等,是用我們直覺馬上的聯想來歸因。

    但是,事實上問題的根源是人往往不知如何面對極大的災難。災難分成兩種,一種是一翻兩瞪眼,就是發生的當下,傷害的程度就已經確定了,譬如說一場意外的車禍,或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但另一種災難是,我們遠遠的就聽得到它的腳步聲越走越近,卻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臨到我們身上,不知道會有多嚴重。正如這幾天在國際新聞上聽到的一句話,「不要掉以輕心,因為武漢肺炎正在前往你國家的路上。」這種未知數,才是真正令人心生恐懼的災難。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卡謬,在一本描寫《瘟疫》的書中寫道:「當瘟疫發生,人會更了解自己的有限,並且更加認識人性的軟弱。」意思就是,當我們處在未知的恐懼中,脆弱的本性就會完全顯露出來。因此我們發現,在口罩資源相當匱乏的時候,許多人開始囤積,為了保命,人性的脆弱就顯明出來。但就在同時,我們也會發現,不只是脆弱的一面,人性勇敢光明的一面也不會缺席,就像臉書上自發性的「我OK,你先領」的運動。我願意將口罩先讓給更需要的人。

    上面這是眼睛看得到的例子,但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在我們內心深處,如何面對未知的災難,正是考驗我們信仰的時刻。面對疫情響亮的腳步聲,我們心中脆弱的黑暗面可能會先跑出來,悲觀的話、負面的話、黑暗的話、責怪的話,都是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但是當我們這些話一出口,往往也勾出其他人心中的黑暗,共同的指責,共同的抱怨。如果我們確信,在這個恐懼的關頭,耶穌住在我們心底深處,祂想要牽著我們的手面對難關,只要我們伸出手握住祂,從心裡把那道信仰的光明說出來,用光明吸引其他人心中的光明,相信耶穌會帶來的人心的醫治,相信祂在這個時刻,與我們並肩同行。

    所以,面對總總的災難,或是人生的困難,對基督徒來說,說什麼、怎麼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是以上帝的名,說更多的審判?還是我們總能說可以喚醒人內心良知的佳音呢?不是說上帝審判不對,而是我們如何站在福音的角度說出良言。

人們可以到哪裡找到耶穌?

    我們一定要把這段經文看完,我們要來看上帝如何回應門徒。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又有聲音從雲彩裡面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門徒連忙向周圍觀看,沒有見到任何人,只見耶穌一人。我們會發現,門徒對耶穌錯誤的認識,並沒有受到上帝的責備,反而要門徒專注的知道一件事情,「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過去是耶穌自己說自己是誰,如今是上帝親自向門徒說耶穌是誰。

    在二戰時期的神學家潘霍華他是牧師,也是神學家,他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行動,最後被抓殉道。他說,他花一輩子時間去問「耶穌基督是誰?」就連在監獄裡他仍然問「耶穌基督是誰?」而耶穌是誰?潘霍華說「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問的是,人們可以在哪裡找到耶穌,而不是如何能夠找到耶穌。」意思就是,我們是不是那個讓人感受到福音的人呢?

    願我們所說的、所做的,都能體現耶穌基督的福音,使人感動,使人接納,使人能因著我們更親近上帝。  

新店會址: 
(23152)-新北市新店區國校路22號 
電話:(02)2911-1371 、2911-5037
傳真:(02)2918-5167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主任牧師:黃璨徵 0919907804

幹      事:李潔    電話:(02)29111371轉252

坪林會址:

(23242)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路八段260號
電話:(02)2665-6604 

宣教牧師:李承恩 091020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