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caseImage

2020/1/12【門徒的身量】鄧文威傳道師

 《主日講章

門徒的身量

                                               經文:太十:1-20                             講師︰鄧文威 傳道師

前言

在我大學時期,教會青年接觸到國外的福音樂團,發現原來國外有分「敬拜讚美」跟「福音音樂」。福音音樂就跟流行歌一樣,是平常在聽的音樂;敬拜讚美是在教會聚會才會唱的歌。熱血的我們便開始組織福音樂團,希望用音樂唱出信仰的故事,來傳福音。

那時就開始想應該去哪裡找人來參加,於是決定自己做DM,到像西門町等的地方發單張。那是相當特別的經驗,因為我們看見自已精心設計的DM,被別人無情的拒絕,或被隨手丟棄在地上。覺得挑戰很大,而我手上的那一份遲遲無法發完。

    結束以後,我們坐下來討論剛才的狀況。就有人分享他可以理解為何彼得會三次不認主了,因為在當時你若提到「教會、福音、耶穌…」,接下來可能就是會被無情的拒絕。也有人說他可以明白12門徒被差遣出去的感覺是什麼,所以「被差遣」沒有這麼容易,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

    弟兄姐妹,你有想過你會怎麼被主差遣嗎?遇到挑戰又該如何回應呢?

----我們一同來禱告----

門徒的次序

耶穌差遣門徒不只在馬太福音裡面才有,馬可、路加都有相關的記載,但馬太福音的記載不僅篇幅最長,對門徒的期許與負擔更是語重心長。

然而我們看第一句話,耶穌差遣這12門徒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這顯然是一個次序的問題,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因為在四本福音裡面,都多次記載耶穌如何去到撒馬利亞,去到外邦跟他們接觸。而且馬太福音還是以傳到地極的大使命作為結束。所以我們知道耶穌並非拒絕猶太以外的人。

我們若看這段前後文便能發現,門徒是在時間緊迫的狀態下被差遣的。937節,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此話一說完,耶穌話便召集門徒要差遣他們,差遣時,耶穌又說明一切的注意事項,就在1023節提到,「……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意思就是,耶穌與門徒將分開行動,在時間內完成任務,也有集合的時間。這可以算是在時間緊迫當中,耶穌要求門徒,有次序、有對象的向猶太人傳福音。

所以,在有限時空、社會和歷史條件下,在不排除偶然的前提中,我們必須拿捏生命的優先次序,沒有次序的生命,猶如跑無定向,像向空氣揮拳一樣。

反過來問我們自己,在教會裡面,我們是否是一群有次序的會友呢?我們事工是否亂無章法,各做各的,或是各顧各的,還是願意彼此順服,同心一意呢?

這個問題不只是教會,更是整個全人都該去思索的問題,包括你工作的次序、生活次序;更是在眾多身分當中,這次序的排序是什麼?會不會基督徒的次序已經在很後面了,在家庭之後、工作之後、孩子之後、睡覺之後呢?

因此,我們應當問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你是主的門徒,你覺得你生活的次序是什麼?

信息:

接下來,經文接著說門徒「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我們需要注意,只有馬太福音仔細提到門徒確實的說「天國近了」。

身為耶穌的門徒是必須有信念、有憧憬、有信息可傳的人。但是反觀,有時我們所的傳福音可能失去上帝國的信念、憧憬。像是,信耶穌就能賺大錢,或是任何的期待都說「在神凡事都能」,來誤用這句經文;目的就是為了讓他信主。

這幾天我去彰化上課,有位傳道分享,教會有一位特別會友,非常認真的讀經參加聚會,許多長老、同工都相當讚賞他,但他最近不來教會了,他說上帝根本沒有聽他的禱告,根本沒有供應他的需要。

進一步了解以後才發現,原來他前陣子是在做網路拍賣,賺了很多的錢,就覺得上帝有在供應他,但是那波熱潮結束以後,就沒有了,他外出工作每個月只有三萬多元,怎麼供應家庭所需?就認為上帝根本沒有在照顧我,漠視我的需要。

我們聽到是否覺得怪怪的呢?上帝何時變成人們的搖錢樹,變成阿拉丁神燈,變成你的工具?

如果福音變成這樣,那跟上帝根本毫無關係,因為耶穌要門徒說的是「天國近了」,也可以說是「上帝國近了」。上帝國,是上帝臨在又掌權他所創造的子民和萬物,那就是耶穌的信念、憧憬和信息。這信念讓耶穌面對權勢的逼迫、苦毒而不畏懼。

    這憧憬讓耶穌與邊緣、困苦、欠缺的人同伴同行,這信息使耶穌的宣講具體而生動。沒有信念、憧憬和信念的人,那將變成只關心的是數字,不是面容。

放下一切的糾結:

最後我們要來看,耶穌給門徒的提醒,跟他們說「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我實在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

    馬可福音跟路加福音,都在「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後面加上「以證明他們的不是」,好像是在說,門徒被拒絕而離去,要用跺下塵土的方式,在心中審判他的不是。

    但今天的經文卻說到,在末後日子,上帝會親自審判,這也似乎在跟我們說,只有神才是真正的裁決者。門徒跺下塵土就是把一路所感受到的自憐、自怨、自卑、苦毒、怨恨、沮喪、灰心通通跺下,然後繼續往前。因此跺下塵土就是要我們放下一切的糾結。

在我母會,有一個家長因為孩子很難管教,所以把孩子送來教會,希望教會可以幫忙管教。一陣子過後,孩子的情況好轉,特別的是孩子也在教會裡認識上帝。同工問孩子是否要受洗,成為上帝國度的一份子,孩子同意也很期待。而且,跟家長的寒暄中說明孩子的心意,家長也多次說明樂意接受,。但總是在最後關頭的詢問時被拒絕了。這令人相當沮喪,因為就算努力也看不見那關鍵的一步。

    當然接下來是我們該怎麼面對?該去努力沒有結果的事情嗎?我有很深的反省,重新尋找福音的本質,頓時間突然覺得傳福音這件事情變得好像是功利主義、利益交換,我為你做一件事情就希望能受洗;就像雅各用紅豆湯向以掃交換長子名份一樣。我發現,我誤會耶穌的福音了,不是一個人受洗拿到天堂的門票就結束了,而是使人願意追隨上帝國,成為耶穌的門徒。所以應該要作的是繼續跟這位家長當朋友,繼續愛他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上帝的大能在他的生命中展現出來。

結論

    在教會歷史中有一則故事,羅馬第四世紀下半葉,基督宗教已經成為合法宗教之後,當時的國王猶里安覺得羅馬貧窮低迷,是因為歸信基督教造成的,於是他反對基督宗教,誓言要恢復羅馬原先的異教崇拜,盼望以此恢復羅馬帝國的光榮,所他在歷史中被稱為叛教者猶里安。但是,就算他的手段非常的激烈,最後他的宗教改革失敗了。

因為他曾經這樣抱怨:「這些基督徒不僅照顧他們自己的窮人,竟然還照顧到我們非基督徒的窮人!」他的抱怨反映出初代教會對貧窮的救濟,並沒有侷限在信仰群體圈內。是以在這場價值的競爭中他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基督徒面對著福音的挑戰,我們要有高度,要有理想,要找回生命中的次序。面對許多的拒絕,我們不會失去熱情,因為上帝塑造我們成為有韌性的基督徒。有一句台語這樣說「輸輸阿贏」,看起來像是輸了,但事實上是贏了,這就是基督徒的身量與高度。

新店會址: 
(23152)-新北市新店區國校路22號 
電話:(02)2911-1371 、2911-5037
傳真:(02)2918-5167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主任牧師:黃璨徵 0919907804

幹      事:李潔    電話:(02)29111371轉252

坪林會址:

(23242)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路八段260號
電話:(02)2665-6604 

宣教牧師:李承恩 091020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