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caseImage

2018/08/26【用信心合而為一】鄧文威傳道師

主日講章

                                                                               用信心合而為一

                                                        經文:約六:56-69                                                             講師︰鄧文威 傳道師

    我上一個月底的講道,是約翰福音第六章的一開始「五餅二魚的神蹟」,而今天到的經文是第六章的結束,第六章都圍繞著生命的糧的主題,今天的經文可以算是這一整段的結論。

約翰福音中的一句話的啟示

    今天經文的主題重點在於彼得的宣告:「主啊,你有賜永生的話語,我們還跟從誰呢?我們信,並且知道你是從上帝那裏來的聖者。」這是約翰福音中彼得所說的第一句話。

    約翰福音讓重要人物的第一句話,都帶有一種啟示。像是,耶穌的第一句話是問兩位門徒:「你們找甚麼?」(約翰138)這讓我們知道信仰不是找東西,而是找耶穌,找到了就跟隨他。

    馬利亞在約翰福音的第一句話是:「他們沒有酒了」(約翰23),顯示出馬利亞時時關注別人的需要,把耶穌帶到別人的生活中。

    今天彼得向我們宣告承認耶穌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們反省的重點。這句話的背景並不是在五餅二魚耶穌展現神蹟的那一天。那天的狀況是成千上萬百姓群情洶湧的來找耶穌,大家吃飽以後,興奮得要耶穌成為他們王。如果彼得在那時候要承認耶穌的身份,並不是困難的事情,因為彼得跟大眾的想法一致。

    但是,事情卻發生在五餅二魚事件的後一天,耶穌為澄清群眾的動機,不斷說些令群眾莫名其妙的話,像是,「食祂的肉」、「喝祂的血」、「從天而降」。這些跟隨他的人聽完以後熱情冷卻了,覺得耶穌說話太「生硬」(硬淨),就像吃沒有煮熟的米那般難下咽。

    這五千個人再加上他們的家屬就一個一個離開,好像剩下十多個,當時的畫面是冷清清的令人喪氣。就像是,面對「四面楚歌」的楚軍,聽到楚歌就懷念自己的家鄉,楚軍已無心戀棧,別人走,自己也想走,項羽注定失敗。

所以彼得的可貴處,就是此刻挺身而出,宣告承認「主啊,你有賜永生的話語,我們還跟從誰呢?」,同時也激勵了其他門徒。

領受生命的糧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兩件事情,第一,「生命的糧」為何不讓人接受?

    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有這種感受,聖經當中耶穌說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光想像就覺得這一定是邪教,聚會充滿血腥的畫面。初代教會,教會的基督徒就是在這一點,被誣賴基督徒就是邪教,而有理由排擠基督教。我們現代對教會基督教不了解人的初信者也很容易有同感,看這個經文難免會有疑惑,這都是很正常的。

    若沒有解釋很容易產生誤解,我們要了解教會初期寫作聖經的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邏輯,就像是保羅的書信一樣,有邏輯有系統,目的就是足以說服所有的讀者。另一種是象徵,尤其是約翰的書信,約翰福音、啟示錄,有許多我們無法真實明白的詞彙,目的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具體的講明白。

    所以我們要用象徵的方式來了解,吃肉、喝血的問題。這個概念我們基督徒,都知道要用信心來領受恩典,但是這恩典為何要用血跟肉呢?

    讓我用中國人的結義來作比喻 :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他們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三人把血滴在酒中,然後一起乾了這杯。在中國人眼中,血代表了生命,把血滴在酒中,象徵人以自己的生命立了一個約定;飲血酒,表示分享別人的生命,與別人的生命結合為一。所以當兄弟有難,赴湯蹈火在所不遲。

    聖經中的盟約與中國人的結盟也很相似。舊約,以色列人認為生命是在血裏面,所以不能流人的血,也不能喝動物的血,只能用動物的血立盟約。新約時候,耶穌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血,代替人類和上帝立約,所以祂說:「這一杯是我的血,是與你們立的新約。」祂讓我們喝祂的血,代表了我們分享了祂的生命。

    依照我們現在來說,都清楚我們領受聖餐的時候,就是享用耶穌的身體與寶血。但我們是否用信心來領受呢?

    我想我們比較多是用「平常心」來領受,我們也很清楚每當領聖餐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漸漸地變成形式。這也跟今天的經文說得很像,門徒們覺得這話太生硬,而離開了耶穌。有可能我們的人是在現場領受聖餐,但是我們的心卻跟他們一樣紛紛地離開。卻變得只是遵守一個形式,而非以信心來領受。只要缺乏信心就會變成這樣,若看一個人領受聖餐的態度就可以明白他在信有中是否有信心。

    所以我們更重要的是把信心找回來,我們的信心到底跑去哪裡呢?為何我們會變成形式上的信仰。

    我再用桃園三結義的比喻來說,別忘記桃園三兄弟不是在飲酒那一刻才有,而是喝血酒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很深厚的關係。同樣我們在領受聖餐的時候,並不是在那一刻才和耶穌基督有深厚的關係,這一刻應該是我們對耶穌基督的愛最高級的表達。

所以,這信心得回到我們的日常的生活裡。首先,不忘初衷,想想過去我們是如何領受恩典,如今在這裡回應上帝。第二,我們是否有願意不斷地邀請耶穌跟我們一同生活,透過禱告、讀經、靈修、敬拜,而讓我們十十與耶穌連結。如果你的爸爸常常在家,但是你回家也不打招呼、不跟爸爸聊天、分享,那你跟爸爸的關係會好嗎?所以,我們我們對耶穌擁有信心是因為我們跟耶穌有一層深厚的關係。

更深一層的回應

    今天的第二件事情,我們要用「關係」來理解彼得的回應,彼得是在場反應最與眾不同的人,他的可貴處,就是此刻挺身而出,宣告承認信仰,當所有人離去的時候,他選擇留下來,也激勵其他門徒。然而我們要繼續問彼得他真的相信嗎?他真的明白嗎?

其實我不相信此時的他真的明白,我們要記得彼得跟耶穌的關係是很矛盾,彼得第一個說出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救主;在耶穌被捕時,也只有他拔劍護主。但他卻被耶穌教訓撒旦退去。

    聖經的記載顯出了他的弱點。他與其他門徒爭論誰是大門徒、誰是小門徒。他三次不認主也顯出他對耶穌的信心不夠深度,缺乏謙卑、包容與柔情,缺乏認識自己的有限性和了解別人的明智。

    直到經歷耶穌的苦難、死亡、復活後,他才脫胎換骨,跨越原本的自己。耶穌重新接納他,此時的彼得明白這是耶穌對他的愛與犧牲,所以彼得更深刻的回應耶穌對他的呼召。

    當耶穌問他:「你比他們更愛我嗎?」他肯定又謙卑的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這裡彼得沒有誇口,沒有喧嘩,一切盡在不言中的跟耶穌心靈感應。主耶穌已經活在他的裡面,此時的耶穌,真實的成為他生命的食糧,是他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可見對耶穌的信仰,不是一時的豪情,而是持久的堅忍。

    這也應驗了今天的經文,彼得在約翰福音中啟示性的第一句話,「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這不難明白,因為彼得最後與耶穌建立的基礎是耶穌對她的愛、接納、饒恕、犧牲。

結論: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心中的信心在哪裡?我們看彼得的歷程,每一次的宣告都挑戰著我們的熱情與委身。

當眾人紛紛離去的時候,是否願意站出來,如果心中沒有熱情的火在裡面燃燒,那怎麼有辦法拒絕隨波逐流呢?彼得不會感受到眾人的壓力嗎?他不怕被潑冷水嗎?我相信他會掙扎會害怕,但此時有一種熱情讓他選擇委身,就是我要跟隨大家所放棄的耶穌。

當我們所面對的困難越大,信心才會越大。當我們面對困難信心才會被看見。

願我們能夠以彼得成為我們信仰的典範,對耶穌有熱情有委身,重獲從主來的信心,領受生命的糧,跟耶穌共融在一起,成為我們心中的力量。

新店會址: 
(23152)-新北市新店區國校路22號 
電話:(02)2911-1371 、2911-5037
傳真:(02)2918-5167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主任牧師:黃璨徵 0919907804

幹      事:李潔    電話:(02)29111371轉252

坪林會址:

(23242)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路八段260號
電話:(02)2665-6604 

宣教牧師:李承恩 091020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