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caseImage

2018/05/20【 瓦器裏的寶貝】那莫赫.逸幸 牧師

《主日講章

瓦器裏的寶貝 

                                經文:林後四:1-12                                                                  講師︰那莫赫.逸幸 牧師 

       如果你有無價的金銀財寶會藏在什麼地方?當然是放在最安全的地方。大部份的人會放在保險箱裏面,但總是擔心保險箱會被小偷或搶盜撬開。既使放到銀行的保險箱裏,也會時常擔心被不明人士調包。有的人甚至會把鈔票放在床頭底下,或者放到天花板上面,有的埋在隱密的樹底下。你認為上帝會把祂的寶貝放在什麼地方?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上帝把他的寶貝放在容易破裂的瓦器裏。 

    一、上帝的寶貝是什麼?

       上帝的寶貝是什麼?不用問:那就是住在我們生命裏的基督。有一則關於在泰國曼谷的金佛寺供奉一尊世上最大純金佛像的歷史故事,這尊金佛像是十三、四世紀所造的佛像。十三、四世紀是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土地爭奪與國家侵略的時代,泰國人為了防止此金佛像被入侵的敵人擄走,所以塗上一層泥巴,讓它看起像是一尊普普通通的佛像。經過久遠的年代之後,後代的人忘記了它,也以為它只不過是一尊普通的泥佛像。但在1995年5月搬運佛像到大寺廟時,發生意外,佛像摔落在地上,金佛身上的泥巴脫落,人們這才發現它是純金佛像。

    但住在我們生命中的基督,不用塗泥巴,不必害怕會被人家偷去,而是希望更多的人把基督拿去,成為他們生命的中心。

        保羅在羅馬書九章21節說:『我們只不過是瓦器,是卑微的「容器」』,但我們基督徒時常宣揚自已是美麗的瓷器,讓別人看到自已,卻把基督隱藏起來,使別人看不出上帝的寶貝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

    印度的聖雄甘地,年青時在南非執業做律師,很想認識基督,追求基督信仰。因此,有一天他到南非白人的教會,要參加教會的禮拜。但在門口一位長老用很不好的口氣問他,「黑鬼,你認為你往哪裡去?」,甘地回答說,「我想在這裏參加禮拜」。教堂的長老向他大聲說,「這個教堂不接納黑鬼,你滾出去」。

        這個非常不友善的經驗使得甘地再也不想成為基督徒,但是他仍然時常研讀聖經,從聖經中找到真理,並接受基督的教訓與精神。後來有一天當宣教士斯坦利.瓊斯遇到甘地時,問他,「甘地先生,你雖然經常引用基督的話,爲何你看起來這麼堅決的拒絕成為基督徒?」甘地回答說,「哦,我並非排斥基督,我愛基督;但因爲你們基督徒中那麼多的人如此不像基督,所以我才不要成為基督徒。如果基督徒真正按照聖經裏基督的教訓來生活,我相信今天所有的印度人已經成為基督徒了。」

        多少時候我們作見證時常常把重點放在自已的身上,而不是把「上帝怎樣對待你,又為你作了什麼事」據實的說出來。我們作見證時,只想到上帝如何成全了我們的要求,答應了我們的禱告,但沒有把活活的基督改變我們生命和心靈的故事講出來,殊不知那樣的見證只不過是教理的宣揚、道德的教訓,坦白說我們的見證只不過是說明你、我的「瓷器」是多麼的漂亮。

        很抱歉我必須這樣說出我的觀察,近年來流行於教會的敬拜讚美的團員也很容易陷入於這種「瓷器美麗」的陷阱,甚至導致靈性「破產」現象。其主因是這些音樂事奉者,他們來此教會是為了演唱好聽的音樂,吸引更多的人來教會。因此教會衡量崇拜是否成功的標準,是在於敬拜表演的水平有多高,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團員重視表演,信徒成為觀眾,敬拜過程便成為敬拜人員的個人表演,信徒欣賞表演者的音樂水準,忽略了神是敬拜讚美的對象與主角。人們看到了「美麗的瓷器」,但看不到藏在瓷器裏的基督。 

    二、瓦器的特性--為顯明上主的大能

        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瓦器是家裏非常普遍的東西,但它卻是最脆弱、最容易破碎的家庭用品。我們就像瓦器一樣,不堪一擊。保羅以其自身的經驗描述瓦器的脆弱性,他說(新譯本):「我們雖然四面受壓,卻沒有壓碎;心裡作難,卻不至絕望,受到迫害,卻沒有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8-9節)。

    一個真實的基督徒會經歷這些情況:「四面受壓」,即受到各種壓力,生存空間受到壓縮,時常感覺到危險,陷入窘境、沒有安全感,喘不過氣來。

    雖然如此,從保羅的經驗,他作使徒是要顯明上主的大 能,這大能是因為有這寶貝。第七節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主,不是出於我們」。     

    「瓦器」當然就是指我們這些信主的人。「瓦器」是表明卑微,沒價值。「瓦器」也說明易碎,脆弱,不能承擔什麼。保羅非常清楚我們人,包括使徒們在內都像瓦器,卑微, 脆弱,不能擔那麼大的責任。

    不就是這樣嗎?人脆弱的本性,就如容易灰心,容易失喪,容易放棄。這樣的性情怎能承擔主的工呢?

      「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人能承擔主的聖工,完全是因著神的能力,保羅自己也不例外。保羅想要表明的是,他能將福音傳到各地方,傳到哥林多,並且有許多人相信,這是主的能力,是上主自己的工作。 

  三、瓦器的見證

      日本有一項修補陶器的技術名為「金繼」( 金継ぎ,念Kintsugi),這項技術可能早在十五世紀就已經開始流傳下來。這項技術就是用金粉的補劑把破碎的陶器黏起來,所以修補過的東西明顯的看出修補的痕跡,看起來成為一種別具風味的藝術品。這確實是一種精緻手工藝,把裂痕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一種記憶的軌跡。就像「金繼」的技術,上帝在他的「瓦器」僕人保羅、摩西、亞伯來罕等聖經人物,以及歷史上那些聖徒們的身上留下Kintugi的痕跡,成為美好的見證,甚至是恩典的記號。                                                                                     最近,我在網路上讀到這個令人動容的故事:有位姓許的媽媽,是一位五十多歲的歐巴桑,身體有點駝背,身高只有一百四十幾公分,因為沒有受過像樣的教育,因此不識字,所以只能做一些最低階的勞力工作。這位許媽媽曾經在很多餐廳洗過碗,但從來都沒有領過足額的薪水。主管總是看她好欺侮,對她苛薄,大聲叫罵,還找各種理由扣她應得的薪水。她心裡雖然很難過,但她自認人窮命賤,所以從來不敢吭聲,只有默默地接受。                                                                                   有一天,許媽媽應徵進了一家新的餐廳。她像往常一樣,吃力地踮著腳尖,在廚房裡洗碗。此時,廚房的門突然掀開,一個穿著西裝的中年男子走進來,旁邊還左呼右擁地跟著好幾個餐廳的主管,「董事長,這是廚房!你不應該來的地方?」

    聽到「董事長?」三個字,許媽媽嚇壞了,她心裏想,以前那些無端罵她、亂扣她薪水的人,好像別人也稱他們是「董事長」。

   「大家好,我是某某某!」中年男子開朗地向廚房裡的每個人打招呼。許媽媽慌忙地把濕答答的雙手絞在圍裙裡,嚇得不敢抬頭,這舉止引起了中年男子的注意。董事長走到她前面,問她:「你在我的餐廳做多久了?」

        「我……」許媽媽非常慌張,不知如何回話。

        董事長:「沒關係,慢慢說!」

        許媽媽覺得,眼前這位「董事長」好像不太一樣,特別關心員工,她非常害羞地說出自己的遭遇。原來,許媽媽一天工作四小時,日薪四百元,一個月薪水只有一萬元的她,來養活一家人。為了貼補家用,晚上十點下班後,當大家都開心地回家,許媽媽卻還要背著可以裝進一個人的大帆布袋,撿空瓶罐賣錢。在這樣生活裡的掙扎,以前從來沒有老闆問起,只是一味地想占她的便宜、扣她的辛苦錢。直到加入這家餐廳,許媽媽才第一次領到所有自己應得的薪水。

        聽完眼前這個苦命女人的故事,董事長既同情又難過,當下決定每個月自掏腰包匯五千元到許媽媽的戶頭;體諒她個子矮,特地要店長買一個小凳子放在廚房,方便她洗碗。工作環境的改變,許媽媽由衷的說:「謝謝董事長,我這輩子第一次感覺像個『人』……」許媽媽哽咽地向眼前這位「不一樣的董事長」道謝。

        五千塊錢就這樣匯了幾個月,後來有一天有人告訴董事長許媽媽車禍過世的事情。她是在一個深夜在快車道上檢一個寶特瓶時,被卡車撞死了。這個消息像炸彈式地炸開董事長的腦袋。此時,在董事長的腦海裡浮現一個畫面:『下班後,他和許媽媽一樣也走出店門口。他是一位年賺上億的大老闆,一身光鮮亮麗地站在路邊,等著司機開著賓士車來接;許媽媽,一個衣服上沾滿油漬、污水的洗碗工,開始吃力地彎下腰,從垃圾桶裡挑出一個個鐵罐和寶特瓶。』這個畫面像電影一樣, 重複地在他腦海裏出現                    

    董事長看著自己身穿上萬元的名牌西裝,陷入了深深的罪惡感。他常常鼓勵公司裏的員工說:大家是一家人。但他覺得,好像說一套,做一套。如果真的關心員工,為何許媽媽下班後還得去拾荒才能過活?

        許媽媽過世之後,董事長辭退司機和造型師、賣掉賓士車,改穿平常人的服裝,也不再參加社交應酬,如果非必要參加官商會議時,他坐計程車去。每日步行或騎腳踏車上班。從此以後,他個人過著開源節流的生活,為的事提高員工們的薪水,改善員工的生活。

結語

        一個矮小、駝背的洗碗工人改變了億萬董事長的人生,也改善了其他員工的生活。一個不起眼的瓦器,明顯有裂痕的瓦器,彷彿彰顯了上帝的能力與仁慈。我們作為上帝的瓦器的基督徒做了什麼樣的見證?又改變了別人什麼樣的生命?1946年上帝透過孫雅各牧師這個外國來的瓦器開辦了為原住民教會培養傳道人的機構--台灣聖書學校,這七十年的期間培養了五百多位的原住民牧者,成為上主的瓦器在原住民的部落、社區作見證,使原住民教會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在此地的驕傲與榮耀,曾被喻為『二十世紀的神跡』。這七十多年來,若不是各教會在原住民這個瓦器內所隱藏的寶貝--上帝的形象,你們就不會以實際的行動--禱告、奉獻來支持原住民的神學教育,而原住民族在這群受過神學教育的牧長們的犧牲、奉獻的服侍下,雖然他們受到各種不同的壓迫、作難、擠壓,然而他們總是堅持著努力活下去;因為他們相信主在他們裏面活着,所以他們不但不怕四面受敵,不怕心裏作難,不怕受逼迫、被擠壓,不怕被打倒,且能靠着主耶穌,昂首前行。原住民族的教會之所以可以成為上帝的瓦器的基督徒,乃是有一個很好的神學教育機構,而此神學教育機構成為上主福音的見證!又改變了原住民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背後有你們--上主的教會常常在為她禱告、奉獻;雖然你們沒有在花蓮鯉魚潭從事神學教育的工作,然而透過你們的禱告的雙手、奉獻的生命,等於實際地參與了原住民的神學教育,讓上帝的寶貝透過這不起眼的瓦器--台灣原住民族,可繼續地在台灣社會顯明上主的能力。

新店會址: 
(23152)-新北市新店區國校路22號 
電話:(02)2911-1371 、2911-5037
傳真:(02)2918-5167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主任牧師:黃璨徵 0919907804

幹      事:李潔    電話:(02)29111371轉252

坪林會址:

(23242)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路八段260號
電話:(02)2665-6604 

宣教牧師:李承恩 091020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