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caseImage

2007/11/04 【信的根據】 呂秉衡牧師

主日講堂:信的根據                 呂秉衡牧師 希伯來書11:1-3

2007/11/04

      希伯來書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若人心有所盼望,渴慕真理,「信」的問題就因此產生。這處經節所說的「信」,不只是關於對上帝的信仰或限於宗教的範疇,也包含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信」是指信仰、信心或信實,是對某事某人相信,而且有信賴與信念的含義,對基督徒而言,當然更指向對上帝的認識。

      人若沒有「信」,是相當恐怖的事:沒有自信的人,凡事害怕,緊張而膽怯,甚至疑神疑鬼,缺乏安全感;沒有信念的人,價值混亂,隨波逐流,為所欲為,不知為何而活;沒有信仰的人,如同一艘航向生命大海的船,漂流一生卻不知靠岸之處;沒有信任的人,充滿懷疑,遍尋天涯海角,也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信」,人根本活不下去。

      我們企圖從經驗、理性、知識中尋求拯救,努力找到人生可以走下去的理由,而這些所根據的是人眼所見的事物,終究人還是受限於眼見為憑的窠臼。何況人世間沒有多少成功的範例,根據這些可能無法把握路的盡頭有什麼結果。這說明許多高成就、高學歷的人仍迷信命理之說,對未來的命運充滿迷惘,並未從經驗、理性與知識中得到拯救。

      基督徒就不會如此嗎?若是信心不足,也與世人一樣,因果相同。然而信心是什麼?「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是什麼意思?「實底」的意思就是「實在」、「本質」,盼望的最根本之處。我們可以用神學家Tillich「究極的關懷」(ultimate concern)的觀點來了解,也就是說,人所盼望的最根本、看為最有價值的關懷,就是「究極的關懷」,是信之所在,也是上帝本身。以金錢為人生目的者,金錢就是上帝;以名聲為至高的榮耀者,名聲就是上帝。信也是未見之事的「憑據」,如同銀行的存摺,雖然看不到現金,卻是證明存款的數額。由於人的有限,所以「未見之事」其實很多。就像紅外線、紫外線在視覺之外,超音波是聽覺無法感受的能量,我們「相信」它們存在,就是在知識與關係中得到憑據。我們看不見上帝,也不知將來的命運,能夠「相信」也是在人與上帝的關係中有了憑據,因此超越了肉眼與經驗、知識的有限。現代聖經譯本將11:1譯為「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所根據的,從知識的角度就是教與學兩者的關係,對基督徒而言,就是人與上帝建立的關係。

      人生若有盼望,就克服了一些恐懼,因此有向前的動力。我們都期盼在婚姻中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在升學中不斷提高學歷且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升官發財或順利的事業中看到榮華富貴的。這些都是美好的盼望,然而那是將來的事,而且有看不見的責任與挑戰,在盼望達成後又不斷考驗我們──原來結婚之後還要幫太太洗碗,升學之後有更難的考試,謀得高位意味更多的責任與重擔。

      盼望是信心的本質,也是落實信心的根據。希伯來書在11:4以後舉出以色列人的祖先為例,說到他們在活著的時候並未見上帝的應許實現,卻因著信而繼續完成任務。我們看以色列人的復國,在世界史中是一大奇蹟,除了上帝恩典之外,以色列人承擔多少苦難,也付出偉大的努力──將復國的盼望落實在生活與教育中──他們才有今天。馬偕當初若不是有信心,可能不願到這偏遠又落後的台灣來傳福音,然而他卻來了,將他的下半生完全奉獻給台灣,甚至葬於台灣的土地。每次到他的墓園,總是讓人感佩他的奉獻,也使信心得到激勵。當馬偕去世的時候,信主的人與教會並不多,如今有這光景,是他的盼望與未見之事。我們必須接續馬偕的志業再加努力,使上帝國實現在這地上,這就是信的表現。

      從這些事蹟來看我們的建堂,雖然遭遇困難,但為了將來有一間空間更大、目標更顯著而能夠吸引人來親近主的禮拜堂,我們正克服難關,為上帝國的實現而努力,不是嗎?那是一個尚未看見實現的理想,但是我們仍然勇敢承擔,同心協力去做,這就是信心,要完成此事也非有信心不可。  

 

新店會址: 
(23152)-新北市新店區國校路22號 
電話:(02)2911-1371 、2911-5037
傳真:(02)2918-5167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主任牧師:黃璨徵 0919907804

幹      事:李潔    電話:(02)29111371轉252

坪林會址:

(23242)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路八段260號
電話:(02)2665-6604 

宣教牧師:李承恩 0910209882